05

2019-05

网络策划:互联网流量困境剖析(三)

网站管理员

互联网时代,成也流量,败也流量。面对流量,初创企业普遍面临三个问题:第一,流量少;第二,流量贵;第三,流量陷阱。前面已经给大家分析过流量少、流量贵的问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先深入了解一下网络策划中流量困局问题三:流量陷阱。

timg (15).jpg

流量少、流量贵的问题已经让企业和创业者们应接不暇,然而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牟取暴利的野心也在暗中滋生。企业一边要想尽办法提高流量增速,一边还要和各种流量陷阱斗智斗勇。“我们的媒介供应链充满了黑暗和欺诈。我们需要清理它,并将我们节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更好的广告中,以推动销售的增长。”这是不久前,宝洁首席品牌官毕瑞哲(Marc Pritchard)在美国互动广告局2017年度领袖会议上发表的演讲,将炮火直指媒介供应链中的弊端。

媒介透明问题对于业界而言并不算陌生。

在2016年的纽约广告周上,“透明”和“信”成为大会热议的关键词,流量作弊已是营销行业的全球性问题。广告主不敢投放数字广告,企业对数字广告行业的不信任达到临界点。世界广告主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预计,在未来10年内,流量欺诈将会成为犯罪组织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毒品贩卖。

2015年,美国国家广告协会的调查显示:23%的视频广告有曝光水分,展示广告占比11%,广告主的投放损失达到63亿美元。201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2亿美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媒介的不透明不仅严重浪费了企业的预算,更影响到了衡量与评估媒介投放的有效判断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企业和广告主对媒介透明度和广告可见性迫切关注,因为他们真的想知道广告费究竟花到哪儿去了。

百度发布的《2015搜索推广作弊市场调研报告》指出,百度推广每天监测并过滤千万量级无效点击,其中5%为人工作弊,49%~65%为机器作弊。而在微信上,不论是公众号的“僵尸粉”还是刷出来的点击量,都是最常见且心照不宣的作弊举动。2016年9月,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瘫痪事件,就将众多“微信大号”打回原形,真实阅读量被曝光,比如,5万+的一篇稿件,可能只有300多个真实阅读,让广告主触目惊心。

流量欺诈问题涉及供应链上的每个人,从广告技术供货商、代理公司、交易市场到广告主,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任何一个广告主都不喜欢投放的“黑洞”,数字媒介虽然已成为主流,但是透明可见和权威第三方监测都还不太到位,这也是2017年以来,很多广告主弃投DSP(需求方平台)而愿多花钱转投传统媒体的原因。但是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又怎么能快速地看到效果转化,这也是流量池思维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获得更多关于网络策划、品牌营销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