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1-05大品牌,势能驱动
大品牌,从来都是势能驱动。
所有的全民大众品牌,都不是一件一件卖货,而是通过聚集品牌势能,建立员工、用户、大众多方面的品牌信心的愿景,形成良性生态,才能可持续增长。
很多大品牌与大组织的衰落,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比如我最喜欢的两本历史书一是《万历十五年》,二是《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两本书讲的都是小事情,但代表两个王朝衰落的转折点,势能开始向下。
相反很多品牌的极速扩张,也是从品牌势能的不断聚集开始的,势能越多,扩张速度则越快,比如特斯拉。
对于超级品牌来说,品牌势能就是大众的认可与信心,必须靠广泛的大众共识,才能撑起一个超级品牌。就像我之前举例的李宁与美特斯邦威,差的是品牌势能。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会理解,为什么很多超级品牌花很多钱做营销,但不以卖货为目标,因为超级品牌要做势能管理,以势能驱动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营销人,在思考品牌策略时,如何从品牌势能的角度理解。
接下来我们聊聊,大型品牌在大众舆论层面,如何保持和建立品牌势能,让用户与大众舆论持续对品牌有信心。
以下,enjoy:
品牌要做“势能管理”
品牌势能,看不见也无法用数据衡量,但身在其中你就能感受到。
对品牌非常重要,关乎社会对品牌的评价,大众对品牌的共识。
很多营销案例无法用数据或效果衡量,比如Nike 关注种族平等,比如多芬关注女性权益,迪士尼重新定义公主。
还有我曾提及的李宁纽约时装周,这件小事情点燃了李宁的品牌势能,于是品牌顺势整体转型国潮。如果当时纽约时装周结束就结束了,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李宁。
小品牌的快速增长,一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对你有信心,才能快速扩张。小的比如风口上的新消费品牌,大的如马斯克的特斯拉,都是势能管理的高手。
大品牌会更艰难,所有小伎俩,对大品牌都失效了。
比如直播卖货、私域流量、网红种草等等,这些销量相比销售大盘是九牛一毛。需要调动更大的力量,才能带动大盘的增长,这个更大的力量就是品牌势能。
至于具体方法,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方法。或许是爆款产品,比如特斯拉;或许是营销事件,比如B站《后浪》;也许品牌代言,可能是跨界合作等等。
总之,就是让品牌始终保持活力,让员工、用户、大众对品牌持续有信心,只有这种势能,能带动大盘的持续增长。
接下来我们聊案例,一个还在竞争环境中的大品牌,如何在大众舆论层面,做品牌势能的营销。
腾讯视频,聚势破局
先说背景,2月6日腾讯视频忽然宣布赵丽颖、吴亦凡、杨紫、肖战、杨幂、杨洋、迪丽热巴7位顶级艺人成为品牌代言人,杨超越成为品牌福利代言官,并发布了代言人TVC及系列海报。
同时推出“新年新气象 犇赴好时光”活动,并开启腾讯视频新年促销活动,为代言人定制5折VIP卡。
有任何预告,为什么忽然官宣如此大的代言人阵容?别的品牌努努力签一个明星,腾讯视频为什么能,为什么要签8位顶级艺人?
我们谈谈这件事背后的策略逻辑。
舆论破局
首先我认为,应该从更高的维度理解这件事,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从数据上来看,腾讯视频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略胜竞争对手,但没有拉开差距。
但在大众舆论层面,仍然是腾讯视频与爱奇艺双强,谁有爆款内容跟谁走的状态。
目前的竞争局面,来到关键赛点。
接下来谁能在舆论层面占据优势,谁就有机会拉开竞争差距。腾讯视频本身在数据上已经略胜,如果在用户端再打赢一场舆论战,格局或许会不同。
所以我的个人猜测是,此时此刻腾讯视频聚集8位明星,目的是增强品牌势能,在大众舆论层面破局,打一次突袭战。
品效接力
聪明的营销人即便做品牌主导的传播,也一定要带效果转化。
获取的效果是结果,但不是目的。
腾讯视频官宣代言人前,5折促销VIP会员活动开启预热。为8位艺人定制偶像专属卡,在粉丝圈层进行传播。5折的促销力度足够大,即便非粉丝人群,大概也会下单,像是腾讯视频给大家发新年红包。
效果重不重要?
在这个项目中,即便以明星带货的能力,获得不俗的销售业绩,也仍然不是以销售为主导的项目,销售是结果。如果以销售为主导,大可不必斥巨资签代言。
但销售效果又很重要,之前也多次强调,所有品牌传播后面,都要跟上销售路径,让用户更大面积的参与进品牌互动中。
我们看到腾讯视频这次大型代言中,仍然将销售转化作为非常重要的活动,充分利用明星的影响力,赋予品牌更多价值。
借势春节
在代言人的具体运用上,借势春节节点,以“牛气”为主题元素,展开一场春节营销战役。
首先打通腾讯系品牌资源,与微信、动漫、音乐、浏览器等等十几个品牌联合活动,合力打造年度影响力大事件。单是腾讯系的资源,就是亿级预算的量级。
然后在微博创造多个热搜话题,8位顶级艺人同时代言,热搜一定少不了。另外联合中国气象打造好时光气象局,以趣味视频的方式,播报腾讯视频2021年的新IP。
然后是为每一位代言人提炼关键词并形成个性化口号,并贯穿于海报、TVC等具象化视觉呈现中,在寓意为“开始”的传统新年,为年轻人打气。
8位艺人在接下来一年,也将充分融入腾讯视频的内容生态,各有作品未来在腾讯视频播出,如迪丽热巴《你是我的荣耀》、《长歌行》,吴亦凡《青簪行》,杨幂《斛珠夫人》,杨洋《特战荣耀》,杨紫《余生,请多指教》,赵丽颖《有翡》等。
同时将全部入驻星粉互动社区doki ,让粉丝与偶像充分互动,上线互动创作活动,满足粉丝的创作热情。
以上,如果只从效果层面看,是签了8位顶级艺人,做了一次春节战役顺便售卖5折会员卡。
但从品牌势能的角度理解,性质就会不一样。
一个品牌罕见的同时官宣8位顶级艺人,打响春节战役,同时发布明年的重点IP内容,顺便售卖会员卡。
从竞争环境来说,品牌试图以这次战役,拉开竞争差距。但能否拉开竞争差距,要看2021年的整体情况。
总结一下
大品牌的营销策略,除了基础的效果标准,应该还有一条看不见的势能标准。
本质上大品牌与大组织,都是靠势能驱动。
靠围绕品牌周围的所有人的信心驱动,讲故事,讲愿景,创造更广泛的大众共识,以此驱动超级品牌的增长。
我再次想起阿迪达斯的30亿元教训,试图通过效果广告模型来驱动大盘增长,最终导致浪费30亿元。并非效果广告不好,而是阿迪达斯错误的媒体策略。
超级品牌从来不靠效果广告来驱动,而是靠品牌势能驱动。
回到今天聊的案例,理想状态此次代言运作得当,在大众舆论层面认为腾讯视频是长视频第一,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从用户端,一旦舆论层面认可第一的位置,在一个内容多家平台都有的情况下,大家更愿意在腾讯视频观看。
在内容供给端,艺人与制作方会向头部平台倾斜,这种倾斜会缓慢无声地发生,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双强焦灼的局面开始彻底分化。
一个正向势能一旦开始,持续保持住,就像滚雪球一样,只会越滚越大。良性的品牌势能驱动超级品牌的正向增长。
今天聊的内容,试图解释一个新的策略角度。
在超级品牌的营销策略中,除了日常的营销事件,从品牌整体的视角思考,需要做品牌势能管理,做以品牌势能为主导的营销战役。
品牌势能无法用KPI衡量,甚至无法得到有效的数据反馈,花这种营销预算,需要决策者的魄力。
做这样的项目,更加需要营销人的全局视角,站在品牌长线时间维度,与更大的社会空间维度上思考。
大钱难花,大品牌难做。
以上。
- 上一篇:先有效果,再谈品牌
- 下一篇:营销只做项目,没有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