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1-08

一些新媒体越来越轻视文字

网站管理员

融媒体时代新闻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人们对什么是“成功的新闻融合”有了不同的认识。其中有符合新闻规律的探索,也有片面的做法和观点,走入了误区。

媒体融合转型成为时代命题。新闻采编方式和展现形式由单一走向丰富,但也有的走入了“形式大于内容、现象重于本质”的误区。

误区一:重视频而轻文字

视频的画面感比单纯的文字更吸引人,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即时即地”感十足,一段视频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客户端、微信公号等新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重视并大力发展视频新闻。但是,在重视新闻视频发展的同时,一些新媒体越来越轻视文字的作用,这种倾向需要引起重视。

在新闻工作中,文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比图像更重要。最能展现人的思维逻辑和思想深度的,是文字而非图像。文字信息传递可以不依赖图像独立存在。而以图像为载体的视频新闻,却离不开文字。

电视新闻也是以文字为宗的。

大学毕业后,笔者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电视新闻。当时刚到电视台,前辈就告诫我:千万不要轻视文字,电视新闻,别看用镜头拍摄,其实文字稿是第一位的。在后来的新闻实践中,我对这句话体会愈来愈深。

电视新闻,都是先有文字稿,然后再根据文字稿剪辑图像,文字决定新闻画面的逻辑顺序,同时也是新闻事件和现象展开的依据。有时候,一个新闻场景可以用图像展示,但关键时刻往往需用文字来说明。

如果重视视频而轻视了文字,那新媒体其实相当于偏重了电视的图像功能,而忽视了报纸的文字功能,不能发挥新媒体的综合优势。

误区二:文字只有“网言网语”才算是“融合”

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使用什么语言风格,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融媒体只有用“网言网语”才算是“融合”,不用“网言网语”就不是“融合”,至少“不够融合”。不得不说,这也是当下融媒体文字表达中的一个误区。

“三孩”政策出台后,我连夜采写《“三孩生育政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一文,第二天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发表,社会反响很好。但有人认为,通过专家介绍政策带来的影响,缺少互联网特点,如网言网语、易于传播、话题设置互动等。这种评价,我认为就走入了新闻表达的“融合”误区。嬉笑怒骂皆为文章,文章该轻松时轻松,该严肃时严肃,该严肃时不严肃,则为新闻工作的大忌。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表达形式确实更丰富,但网言网语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器”,它也只是表达形式之一。况且,形式是内容的外在,决定“融不融”的关键,主要是看新闻内容能否获得及时传播,而不能只追求形式的花哨。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表达也需要“量体裁衣”

当前,我们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形式可以追求多样化,包括网言网语,但决定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是能否体现新闻的本质要求,及时传播好新闻内容,新闻形式则是其次的。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形式不是第一位的,及时准确地把新闻事实和现象传递出来比什么都重要。正因为如此,在新闻发展史上,谁也不敢忽视“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朴实无华,但短小精悍,一些具有震撼力的新闻常常先以“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出现。即使今天新闻报道方式花样百出,但因为“一句话新闻”强烈体现了新闻的本质要求,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形式和内容是新闻报道完整而不可分割的两面。新闻形式,如果能有条件做得更加吸引人,没必要一定是一副“朴素相”。事实上,对于重要的新闻报道,我们也常常是文字、照片、视频等手段综合运用,“一个都不缺”。

当然,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表达仍然需要“量体裁衣”。像国家大事的报道,可能更适合用庄重的风格去叙述;有些社会新闻,如果比较好玩有趣,我们可以用轻松的“网言网语”去描述和阐解。

需要强调的是,媒体融合转型,新闻的本质要求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只要能保证时效和质量,采取了适合新闻客观实际的报道形式,而且能在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运营第一时间发声,就是最好的“融”。